
	变电站变频互感器测试仪原理分析第1章 装置特点与参数
	在传统基于调压器、升压器、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基础上,广泛听取用户意见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、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之后研发的新一代革新型CT、PT测试仪器。装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、先进的制造工艺,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可靠、功能完备、自动化程度高、测试效率高、在国内处于高水平,是电力行业用于互感器的专业测试仪器。
	变电站变频互感器测试仪原理分析1.1 主要技术特点
	功能全,既满足各类CT(如:保护类、计量类、TP类)的励磁特性(即伏安特性)、变比、极性、二次绕组电阻、二次负荷、比差以及角差等测试要求,又可用于各类PT电磁单元的励磁特性、变比、极性、二次绕组电阻、比差等测试。
	现场检定电流互感器无需标准电流互感器、升流器、负载箱、调压控制箱以及大电流导线,使用极为简单的测试接线和操作实现电流互感器的检定,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,方便现场开展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。
	可精准测量变比差与角差,比差*大允许误差±0.05%,角差*大允许误差±2min,能够进行0.2S级电流互感器的测量,变比测量范围为1~40000。
	基于先进的变频法测试CT/PT伏安特性曲线和10%误差曲线,输出*大仅180V的交流电压和12Arms(36A峰值)的交流电流,却能应对拐点高达60KV的CT测试。
	自动给出拐点电压/电流、10%(5%)误差曲线、准确限值系数(ALF)、仪表保安系数(FS)、二次时间常数(Ts)、剩磁系数(Kr)、饱和及不饱和电感等CT、PT参数。
	测试满足GB1208(IEC60044-1)、GB16847(IEC60044-6) 、GB1207等各类互感器标准,并依照互感器类型和级别自动选择何种标准进行测试。
	测试简单方便,一键完成CT直阻、励磁、变比和极性测试,而且除了负荷测试外,CT其他各项测试都是采用同一种接线方式。
	全中文动态图形界面,无需参考说明书即可完成接线、设置参数:动态显示参数设置,根据当前所选的试验项目自动显示其相关参数;动态显示帮助接线图,根据当前所选试验项目,显示对应的接线图。
	5.7寸图形透反式LCD,阳光下清晰可视。
	采用旋转光电鼠标操作,操作简单,快捷方便,极易掌握。
	面板自带打印机,可自动打印生成的试验报告。
	测试结果可用U盘导出,程序可用U盘升级,方便快捷。
	装置可存储1000组测试数据,掉电不丢失。
	配有后台分析软件,方便测试报告的保存、转换、分析,可以用于试验数据的对比、判断与评估。
	易于携带,装置重量<9Kg。
	变电站变频互感器测试仪原理分析1.2 面板说明
	 
	
	
	
	
	
	
	
	
	
	
	
	装置面板结构如右图接线端子从左向右:
	红黑S1、S2端子:试验电源输出
	红黑S1、S2端子:输出电压回测
	红黑P1、P2端子:感应电压测量端子
	液晶显示屏:中文显示界面
	微型打印机:打印测试数据、曲线
	旋转鼠标:输入数值和操作命令
	变电站变频互感器测试仪原理分析1.3 主要技术参数
	
	
		
			| 
					LYFA-5000
				 | 
		
			| 
					测试用途
				 | 
					CT, PT
				 | 
		
			| 
					输出
				 | 
					0~180Vrms,12Arms,36A(峰值)
				 | 
		
			| 
					电压测量精度
				 | 
					±0.1%
				 | 
		
			| 
					CT变比
				 
					测量
				 | 
					范围
				 | 
					1~40000
				 | 
		
			| 
					精度
				 | 
					±0.05%
				 | 
		
			| 
					PT变比
				 
					测量
				 | 
					范围
				 | 
					1~40000
				 | 
		
			| 
					精度
				 | 
					±0.05%
				 | 
		
			| 
					相位测量
				 | 
					精度
				 | 
					±2min
				 | 
		
			| 
					分辨率
				 | 
					0.5min
				 | 
		
			| 
					二次绕组电阻测量
				 | 
					范围
				 | 
					0~300Ω
				 | 
		
			| 
					精度
				 | 
					0.2%±2mΩ
				 | 
		
			| 
					交流负载测量
				 | 
					范围
				 | 
					0~1000VA
				 | 
		
			| 
					精度
				 | 
					0.2%±0.02VA
				 | 
		
			| 
					输入电源电压
				 | 
					AC220V±10%,50Hz
				 | 
		
			| 
					工作环境
				 | 
					 温度:-10οC~50οC,  湿度:≤90%
				 | 
		
			| 
					尺寸、重量
				 | 
					尺寸365 mm×290 mm×153mm      重量<10kg
				 | 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
	变电站变频互感器测试仪原理分析第2章  用户接口和操作方试
	2.1 电流互感器试验
	在参数界面,用 旋转鼠标切换光标到类型栏,选择互感器类型为CT。
	2.1.1 试验接线
	试验接线步骤如下:
	第1步:根据表2.1描述的CT试验项目说明,依照图2.1或图2.2进行接线(对于各种结构的CT,可参考附录D描述的实际接线方式)。
	表2.1  CT试验项目说明
	
		
			| 
					电阻
				 | 
					励磁
				 | 
					变比
				 | 
					负荷
				 | 
					说明
				 | 
					接线图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
				 | 
					图2.1,但一次侧可以不接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、励磁特性
				 | 
					图2.1,但一次侧可以不接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,检查CT变比和极性
				 | 
					图2.1,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、励磁特性,检查CT变比和极性
				 | 
					图2.1
				 | 
		
			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测量CT的二次负荷
				 | 
					图2.2,
				 | 
	
	 
	图2.1  CT直阻、励磁、变比试验接线方式           图2.2  CT二次负荷试验接线方式
	第2步:同一CT其他绕组开路,CT的一次侧一端要接地,设备也要接地。
	第三步:接通电源,准备参数设置。
	2.1.2 参数设置
	试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.3。
	 
	参数设置步骤如下:
	用 旋转鼠标 切换光标,选择要进行的试验项目,当光标停留在某个试验项目时,屏幕显示与该试验项目相关的参数设置;当光标离开试验项目时,屏幕显示所选试验项目所对应的接线图。
	可设置的参数如下:
	(1)编号:输入本次试验的编号,便于打印、保存的管理与查找。
	(2)额定二次电流 :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,一般为1A和5A。
: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,一般为1A和5A。
	(3)级别:被测绕组的级别,对于CT,有P、TPY、计量、PR、PX、TPS、TPX、TPZ等8个选项。
	(4)当前温度:测试时绕组温度,一般可输入测试时的气温。
	(5)额定频率:可选值为:50Hz或60Hz。
	(6)*大测试电流:一般可设为额定二次电流值,对于TPY级CT,一般可设为2倍的额定二次电流值。对于P级CT,假设其为5P40,额定二次电流为1A,那么*大测试电流应设5%*40*1A=2A;假设其为10P15,额定二次电流为5A,那么*大测试电流应设10%*15*5A=7.5A。
	如果用户希望看到以下结果,需要准确设置基本参数(建议用户设置)。
	(1)匝比误差、比值差和相位差
	(2)准确计算的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
	(3)实测的准确限值系数、仪表保安系数和对称短路电流倍数
	(4)实测的暂态面积系数、峰瞬误差、二次时间常数对于不同级别的CT,参数的设置也不同,见表2.2。
	表2.2  CT参数描述
	
		
			| 
					参数
				 | 
					描述
				 | 
					P
				 | 
					TPY
				 | 
					计量
				 | 
					PR
				 | 
					PX
				 | 
					TPS
				 | 
					TPX
				 | 
					TPZ
				 | 
		
			| 
					额定一次电流
				 | 
					用于计算准确的实际电流比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额定负荷,
				 
					功率因数
				 | 
					铭牌上的额定负荷,功率因数为0.8或1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额定准确限值系数   | 
					铭牌上的规定,默认:10。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对称短路电流系数   | 
					铭牌上的规定,默认:10。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峰瞬误差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一次时间常数
				 | 
					默认:100ms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二次时间常数
				 | 
					默认:3000ms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工作循环
				 | 
					C-t1-O或C-t1-O-tfr-C-t2-O,默认:C-t1-O循环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t1
				 | 
					第1次电流通过时间,默认:100ms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tal1
				 | 
					一次通流保持准确限值的时间,默认:40ms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tfr
				 | 
					第1次打开和重合闸的延时,默认:500ms。选择C-t1-O-tfr-C-t2-O循环才显示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t2
				 | 
					第2次电流通过时间,默认:100ms。选择C-t1-O-tfr-C-t2-O循环才显示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tal2
				 | 
					二次通流保持准确限值的时间,默认:40ms
				 
					选择C-t1-O-tfr-C-t2-O循环才显示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仪表保安系数
				 | 
					铭牌上的规定,默认值:10。
				 
					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计算系数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拐点电势Ek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Ek对应的Ie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面积系数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Ual
				 | 
					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Ual对应的Ial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
	第五步: 选择右边的开始按钮进行试验。
	2.1.3 试验结果
	试验结果页,界面分别如图2.4。    
	 
	
	对于不同级别的CT和所选的试验项目,试验结果也不同,见表2.3。
	表2.3  CT试验结果描述
	
		
			| 
					试验结果
				 | 
					描述
				 | 
					P
				 | 
					TPY
				 | 
					计量
				 | 
					PR
				 | 
					PX
				 | 
					TPS
				 | 
					TPX
				 | 
					TPZ
				 | 
		
			| 
					负荷
				 | 
					实测负荷
				 | 
					单位:VA,CT二次侧实测负荷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功率因数
				 | 
					实测负荷的功率因数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阻抗
				 | 
					单位:Ω,CT二次侧实测阻抗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电阻
				 | 
					电阻(25℃)
				 | 
					单位:Ω,当前温度下CT二次绕组电阻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电阻(75℃)
				 | 
					 ,单位:Ω,折算到75℃下的电阻值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励磁
				 | 
					拐点电压和拐点电流
				 | 
					单位:分别为V和A,根据标准定义,拐点电压增加10%时,拐点电流增加50%。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不饱和电感  | 
					单位:H,励磁曲线线性段的平均电感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剩磁系数  | 
					剩磁通与饱和磁通的比值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二次时间常数  | 
					单位:s,CT二次接额定负荷时的时间常数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极限电动势  | 
					单位:V,根据CT铭牌和75℃电阻计算的极限电动势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复合误差  | 
					极限电动势 或额定拐点电势Ek下的复合误差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峰瞬误差  | 
					极限电动势 下的峰瞬误差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准确限值系数
				 | 
					实测的准确限值系数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仪表保安系数
				 | 
					实测的仪表保安系数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对称短路电流倍数Kssc
				 | 
					实测的对称短路电流倍数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暂态面积系数
				 | 
					实际的暂态面积系数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计算系数Kx
				 | 
					实测的计算系数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拐点电势Ek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Ek对应的Ie
				 | 
					额定拐点电势对应的实测励磁电流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额定Ual
				 | 
					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Ual对应的Ial
				 | 
					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对应的实测励磁电流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误差曲线
				 | 
					5%(10%)误差曲线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变比
				 | 
					变比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下的实际电流比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匝数比
				 | 
					被测试的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的实际匝比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比值差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下的电流误差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相位差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下的相位差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极性
				 | 
					CT一次和二次的极性关系,有同极性/-(减极性)和反极性/ (加极性)两种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匝比误差
				 | 
					实测匝数比与额定匝比的相对误差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
			| 
					标准误差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、下限负荷下,国标检验电流点的电流误差、相位误差表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
	2.2 电压互感器试验
	在参数界面,用 旋转鼠标切换光标到类型栏,选择互感器类型为PT。
	2.2.1 试验接线
	试验接线步骤如下:
	第1步:根据表2.4描述的PT试验项目说明,依照图2.7或图2.8进行接线。
	表2.4  PT试验项目说明
	
		
			| 
					电阻
				 | 
					励磁
				 | 
					变比
				 | 
					说明
				 | 
					接线图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测量PT的二次绕组电阻
				 | 
					图2.7,一次侧必须断开
				 | 
		
			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
 | 
					测量PT的二次绕组电阻、励磁特性
				 | 
					图2.7,一次侧必须断开,且一次侧高压尾必须接地
				 | 
		
			| 
					
 | 
					
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检查PT变比和极性
				 | 
					图2.8
				 | 
	
	 
 
	
	第2步:同一PT其他绕组开路。
	第三步:接通电源,准备参数设置。
	2.2.2 参数设置
	PT的试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.5。
	 
	参数设置步骤如下:
	用 旋转鼠标 切换光标,选择要进行的试验项目,当光标停留在某个试验项目时,屏幕显示与该试验项目相关的参数设置;当光标离开试验项目时,屏幕显示所选试验项目所对应的接线图。
	可设置的参数如下:
	(1)编号:输入试验试验编号。
	(2)额定二次电压 :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。
: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。
	(3)级别:被测绕组的级别,有P、计量等2个选项。
	(4)当前温度:测试时绕组温度,一般可输入当时的气温。
	(5)额定频率:可选值为:50Hz或60Hz。
	(6)*大测试电压:试验时设备输出的*大工频等效电压。
	(7)*大测试电流:试验时设备输出的*大交流电流。
	第四步: 选择右边的开始按钮进行试验。
	2.2.3 试验结果
	试验结果页,如图2.6。   
	 
   
	
	对于不同级别的PT和所选的试验项目,试验结果也不同,见表2.5。
	表2.5  PT试验结果描述
	
	
		
			| 
					试验结果
				 | 
					描述
				 | 
					P
				 | 
					计量
				 | 
		
			| 
					电阻
				 | 
					电阻(25℃)  | 
					单位:Ω,当前温度下的电阻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电阻(75℃)  | 
					单位:Ω,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,温度可修改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励磁
				 | 
					拐点电压和拐点电流
				 | 
					单位:分别为V和A,根据标准定义,拐点电压增加10%时,拐点电流增加50%。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变比
				 | 
					变比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实际电流比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匝数比
				 | 
					被测试的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的实际匝比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比值差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电流误差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相位差
				 | 
					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相位差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
			| 
					极性
				 | 
					PT一次和二次的极性关系,有同极性/-(减极性)和反极性/ (加极性)两种
				 | 
					√
				 | 
					√
				 
					
 | 
	
	
	
	
		测试原理:
	
	
		1.直接法原理
	
	
		早期的CT校验采用直接比较法,校验时要求将电流较大升到额定一次电流的120%,标准CT与被试互感器进行比较,通过互感器校验仪测量误差。TPXB-C-320kVA/160kV CVT谐振升压装置该方法在校验特大CT、GIS中的CT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:由于电流大或一次回路太长,校验时升流设备很难满足要求。
	
	
		2.测差法原理
	
	
		CT校验仪发展为测差式,EDCL系列全电脑静重式标准测力机(立式)就是将标准和被校CT的二次电流送入到CT校验仪的差接电路(即取差电路),然后将差接电路得到的差值输入到测量环节进行测量,然后与标准互感器二次电流比较,得出被检CT相对于标准CT的比差值与角差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