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汛期的来临,雷雨、大风天气时有发生,为保障汛期电力设施可靠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,国网隆化县供电公司提前安排部署,组织各供电所分析往年辖区内雨季停电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,针对性对辖区内10千伏供电线路展开精细化巡视。
为补足“人员巡视高度不够”短板,国网隆化县供电公司充分借助无人机力量对设备进行“无人机+人工”双轨巡视,对设备进行全量巡检。无人机如“空中千里眼”高效覆盖复杂地形,能够有效发现绑线松动、绝缘子污损等地面难以发现的问题。地面人员专注设备细节、金具螺丝、树障等,实现巡视“无死角”,精准定位每一处潜在风险点。
在巡检过程中,巡视人员严格按照无人机巡检规范,操作无人机不断调整拍摄角度,对每一个点位逐一拍摄,对线夹、变压器等部位进行红外测温。巡视结束后,通过无人机拍摄的高清图像对杆塔基础、导线、金具、绝缘子以及线路通道的状况进行精细筛查,清晰准确地看到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强降雨后对线路影响,对发现的隐患做好记录,进行仔细分析,制定解决方案,做到“对症下药”,杜绝设备“带病”运行,全力确保线路可靠运行。
同时,对历次巡视记录上杆塔周边土质松软、易积水等特殊区域进行再次排查,及时掌握杆塔周边土壤变化情况,及时加固杆塔附近的排水沟。对输配线路设备、箱变等低洼重点部位进行围挡加固、及时清理设备周围杂草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,确保巡视检查不留死角,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可靠运行构筑坚实屏障。

一、概述(WBZV-U新型电力设备“避雷器在线监测校验仪”使用与优点介绍)
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是针对变电站、水火电厂、大型厂矿自备电厂中避雷器下端的放电计数器进行检测的专用仪器,既可对雷击次数进行检验,还可对泄露电流(*大值)进行校验,一机两用。
二、技术参数(WBZV-U新型电力设备“避雷器在线监测校验仪”使用与优点介绍)
1、输出电压:DC600V±5%
输出电流:AC 1mA-5mA(*大值,负载小于500Ω)±3% 10mA需定做
2、间隔时间:≥30s
3、供电电源:AC220V±10% 50Hz±2%
4、冲击电流:≥100A(8/20μs)
5、体积:260×190×175mm
6、重量:4kg
三、工作原理(WBZV-U新型电力设备“避雷器在线监测校验仪”使用与优点介绍)
图1所示为JS型动作记数器的原理接线图。图1(a)为JS型动作记数器的基本结构,即所谓的双阀片式结构。
当避雷器动作时,放电电流流过阀片R1,在R1上的压降经阀片R2给电容器C充电,然后C再对电磁式记数器的电感线圈L放电,使其转动1格,记1次数。改变R1及R2的阻值,可使记数器具有不同的灵敏度。一般*小动作电流为100A(8/20μs)的冲击电流。因R1上有一定的压降,将使避雷器的残压有所增加,故它主要用于40kV以上的高压避雷器。
图1(b)表示 JS-8型动作记数器的结构,系整流式结构。避雷器动作时,高温阀片R1上的压降经全波整流给电容器C充电,然后C再对电磁式记数器的L放电,使其记数。该记数器的阀片R1的阻值较小(在10kA时的压降为1.1kV),通流容量较大(1200A方波),*小动作电流也为100A(8/20s)的冲击电流。JS-8型记数器可用于6.0~330kV系统的避雷器,JS-8A型记数器可用于500kV系统的避雷器。
四、检查方法及原理(WBZV-U新型电力设备“避雷器在线监测校验仪”使用与优点介绍)
由于密封不好,动作记数器在运行中可能进入潮气或水分,使内部元件锈蚀,导致记数器不能正常动作,所以《规程》规定,每年应检查1次。现场检查记数器动作的方法有直流法、交流法和标准冲击电流法。研究表明,以标准冲击电流法*为可靠,其原理接线如图2所示。
C-充电电容; R-充电电阻; L-阻尼电感
D-整流硅二极管; r-分流器; B-试验变压器
V-静电电压表; CRO-高压示波器
将冲击电流发生器发生的8/20μs、100A的冲击电流波作用于动作记数器,若记数器动作正常,则说明仪器良好,否则应解体检修。例如某电业局曾用此法对27只记数器进行检测,其中有3只不动作,解体发现内部元件受潮、损坏。
《规程》规定,连续测试3~5次,每次应正常动作,每次时间间隔不少于30s。测试后记录器应调到0。
五、操作说明(WBZV-U新型电力设备“避雷器在线监测校验仪”使用与优点介绍)
1、将监测器输入端与计数器输入端(线芯)相连,监测器外壳与计数器外壳相连,连接线尽量短。
2、将电源线接好后,检查仪器及接线是否正确,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试验。
3、合上电源开关(电源灯亮),待电压稳定(600V左右)后,即可开始校验。
4、动作计数检测:将功能选择开关掷向左边,此时表头右边的红色电压指示灯亮,表头显示值为监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值,按下动作计数检测键,输出电压立即下降,此时可观察计数器的动作情况。
5、如需多次试验,可待输出电压达到稳定值时,再按动作计数检测键,观察计数器的动作情况。
6、泄漏电流检测:将功能选择开关掷向右边,此时表头右边的红色电流指示灯亮,表头显示值为监测器输出的交流电流*大值,按下泄漏电流检测键,旋转电流调节电位器,此时监测器表头显示值应为放电计数器显示值的1.4倍,监测器量程为1.4-7 mA。
7、检验完毕后,为保证人员保障,关掉监测器电源开关,必须等1分钟后先拆除检测器上的连线,再拆放电计数器上的线。
8、如按检测键,输出电压没有下降或电流显示值为零,应关掉电源,等1分钟待电压回零后,检查回路是否有断点,或者是放电计数器不适合技术指标中规定的型号。
国网新和县供电公司采用“带电+发电”作业模式,顺利完成10千伏1095古乡线中段线路改造工作,助力电网供电可靠性稳步提升,保障沿线企业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电。
据悉,10千伏古乡线承载着新和县玉奇喀特镇部分群众农业排灌、小微企业生产生活用电,由于线路运行时间长且为裸导线,为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,提高群众生活、生产用电的稳定可靠性,国网新和县供电公司针对该线路进行新一轮线路改造工程,增强供电线路,优化电网格局,消除供电隐患。但是传统的计划性检修改造方式将导致中后段线路无法正常供电,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。
为减少电网检修对群众用电的影响,该公司多部门、班组协同配合,提前勘察现场、明确工作任务、人员分工、作业风险点和保障措施等内容,采用1000千伏安中压发电车为10千伏古乡线供电的方式,将中后段线路用电负荷无缝切换。
为确保本次10千伏古乡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,该公司提前1天赶赴现场,做好现场保障措施。23日上午,工作现场随着一声清脆的合闸声后,中压发电车接入电网,工作人员开始登车检修,延续近14个小时的工作任务,随着中压发电车与电网解列退出运行,线路恢复原运行方式,该公司工作人员克服高温酷暑,圆满完成此次10千伏1095古乡线中段线路改造工作,实现用户零感知,负荷零损失。
“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未来还会利用中压发电车深度参与技改、大修、专项、基建等各类配电网工程项目,更好地保障民生供电。”
本次“带电+发电”保供电工作期间,中压发电车共计生产电量5000余度,确保了公网变压器3台,用户专用变压器17台,低压用户300余户的正常用电。下一步,该公司将继续按照“能带不停”的原则,持续应用各类新技术、新手段,极大程度地保障民生用电,为迎峰度夏提供可靠保障。
扬州万宝转载其他网站内容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